EDC(二氯乙烷)的全球主要生产厂家有哪些

发布时间:2025-01-19 点击:46
edc(二氯乙烷)的全球主要生产厂家有哪些
我国二氯乙烷的主要生产厂家是中国石化齐鲁股份有限公司、北京化二股份有限公司、江苏丹化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和山东鲁岳化工有限公司。陶氏塑料、美国西方石油公司和塑料集团是全球最大的二氯乙烷生产商,约占全球总产能的27%。
北美地区
2006年,北美地区11个厂家生产二氯乙烷,总生产能力为1549.3万吨/年,约占世界二氯乙烷总生产能力的32.7%。2005年,北美地区二氯乙烷的总消费量为1196.1万吨/年,其中96.4%的二氯乙烷用于氯乙烯的生产,剩余的二氯乙烷主要用于生产乙烯胺、1,1,1-三氯乙烷、过氯乙烯和三氯乙烯等。
2005年,北美地区二氯乙烷的出口量为75.8万吨,约占国内总产量的6.0%,产品主要出口到日本和韩国,其中出口量到日本的量约占总出口量的88.4%,韩国约占4.6%。进口量为5.8万吨/年,约占总消费量的0.5%,产品主要来自于德国。预计2005-2010年,北美地区二氯乙烷的需求量将以年均约2.5%的速度增长,到2010年总需求量将达到约1350.1万吨。
中南美地区
2006年,中南美地区有6个厂家生产二氯乙烷,总生产能力为251.7万吨,约占世界二氯乙烷总生产能力的5.3%,
2005年,中南美地区二氯乙烷的总消费量为111.1万吨,其中98.5%的二氯乙烷用于氯乙烯的生产,剩余的二氯乙烷主要用于生产乙烯胺、偏二氯乙烯和氯化溶剂等。
2005年,中南美地区二氯乙烷的总产量为129.0万吨,出口量为19.5万吨,约占该地区总产量的15.1%,出口主要是巴西的产品,约占总出口量的92.3%,产品主要出口到日本。进口量为1.6万吨,约占总消费量的1.4%。预计2005-2010年,中南美地区二氯乙烷的需求量将以年均约4.8%的速度增长,到2010年总需求量将达到约140.6万吨。
2.3 西欧
2006年,西欧有25个厂家生产二氯乙烷,总生产能力为1191.4万吨,约占世界二氯乙烷总生产能力的25.1%。
2005年西欧二氯乙烷的总消费量为1002.7万吨,其中98.1%的二氯乙烷用于氯乙烯生产,剩余约1.9%的二氯乙烷主要用于生产乙烯胺、偏二氯乙烯和氯化溶剂。
2005年,西欧地区二氯乙烷的产量为1072.8万吨,净出口量为70.1万吨,产品主要出口到印度、美国和波兰,分别约占总出口量的占25.0%、17.0%和3.5%。预计2005-2010年,西欧地区二氯乙烷的需求量将以年均约0.6%的速度增长,到2010年总需求量将达到约1035.3万吨。
2.4 中东欧地区
2006年,中东欧地区有12个厂家生产二氯乙烷,总生产能力为363.0万吨,约占世界dc总生产能力的7.7%。
2005年,中东欧地区二氯乙烷的总消费量为212.3万吨,其中98.5%的二氯乙烷用于氯乙烯的生产,剩余的二氯乙烷主要用于生产乙烯胺、偏二氯乙烯和氯化溶剂等。
2005年,中东欧地区二氯乙烷的产量为225.7万吨,净出口量为13.4万吨,预计2005-2010年,中东欧二氯乙烷的需求量将以年均2.8%的速度增长,到2010年总需求量将达到约243.7万吨。
2.5 中东和非洲地区
2006年,中东和非洲地区有11个厂家生产二氯乙烷,总生产能力为288.1万吨,约占世界二氯乙烷总生产能力的6.1%,
2005年,中东和非洲地区二氯乙烷的总消费量为206.4万吨,其中99.5%的二氯乙烷用于氯乙烯的生产,剩余的二氯乙烷主要用于生产乙烯胺、偏二氯乙烯和氯化溶剂等。
2005年,中东和非洲地区二氯乙烷的产量为265.4万吨,净出口量为59.0万吨,其中中东地区约占95.9%。预计2005-2010年,中东和非洲地区二氯乙烷的需求量将以年均10.6%的速度增长,到2010年总需求量将达到约341.5万吨。
2.6 亚洲地区
2.6.1 日本
2006年,日本有8家厂家生产二氯乙烷,总生产能力为426.6万吨,约占世界二氯乙烷总生产能力的9.0%,所有装置工艺均采用乙烯经氯化或氧氯化工艺。
2005年,日本二氯乙烷的总消费量为370.6万吨,其中产品约96.3%用于氯乙烯生产,剩余约3.7%的二氯乙烷主要用于生产乙烯胺、偏二氯乙烯和氯化溶剂等。
2005年,日本二氯乙烷的产量为365.0万吨,进口量为15.2万吨,约占总消费量的4.1%,产品主要来自加拿大和巴西,分别约占总进口量的69.7%和25.7%。进口量为9.6万吨,约占总产量的2.6%。预计2005-2010年,日本二氯乙烷的需求量将以年均约2.4%的速度增长,到2010年总需求量将达到约417.3万吨。
2.6.2 韩国
2006年,韩国有2家厂家生产二氯乙烷,总生产能力为83.6万吨,约占世界二氯乙烷总生产能力的1.8%,所有装置工艺均采用乙烯经氯化或氧氯化工艺。
2005年,韩国二氯乙烷的总消费量为97.86万吨,其中产品约96.3%用于氯乙烯生产,剩余约3.7%的二氯乙烷主要用于生产乙烯胺、偏二氯乙烯和氯化溶剂等。
2005年,韩国二氯乙烷的产量为54.2万吨,总进口量为47.6万吨,产品主要来自美国,约占总进口量的64.0%。进口量为4.0万吨,约占总产量的7.4%。预计今后几年,韩国二氯乙烷的需求量将以年均约 1.3%的速度增长,到2010年总需求量将达到约104.3万吨。
2.6.3 中国
2006年,中国有1家厂家生产二氯乙烷,总生产能力为209.1万吨,约占世界二氯乙烷总生产能力的4.3%,所有装置工艺均采用乙烯经氯化或氧氯化工艺。
2005年,中国二氯乙烷的总消费量为256.7万吨,其中产品约96.4%用于氯乙烯生产,剩余约3.6%的二氯乙烷主要用于生产乙烯胺、偏二氯乙烯和氯化溶剂等。
2005年,中国二氯乙烷的产量为230.4万吨,进口量为26.3万吨,产品主要来自沙特阿拉伯和美国,分别约占总进口量的40.0%和31.0%。预计今后几年,中国二氯乙烷的需求量将以年均约1.3%的速度增长,到2010年总需求量将达到约273.8万吨。
2.6.4 亚洲其他国家和地区
2006年,亚洲其他国家和地区二氯乙烷的生产主要包括中国、印度、印度尼西亚以及泰国等,总生产能力为408.5万吨,约占世界总生产能力的8.6%。
2005年,中国亚洲其他国家和地区二乙烷的总消费量为470.0万吨,其中产品约97.4%用于氯乙烯生产,剩余约2.6%的二氯乙烷主要用于生产乙烯胺、偏二氯乙烯和氯化溶剂等。
2005年,亚洲其他国家和地区二氯乙烷的总进口量为109.8万吨,其中中国、印度和泰国是最主要的进口国家,进口产品主要来自美国、德国和法国。预计2005-2010年,亚洲其他国家和地区二氯乙烷的需求量将以年均约8.9%的速度增长,到2010年总需求量将达到约721.4万吨。科技产品有哪些
高科技的产品很多,以下供参考:
 1)核弹:
美国、俄罗斯、法国、中国、英国、(印度、巴基斯坦、朝鲜)。
2)核武器小型化技术:
美国、俄罗斯、法国、中国、英国。
没这个的一般不能上导弹。
3)中子弹技术:
美国、俄罗斯、法国、中国
中子弹,没有氢弹技术的免谈。
4)军用核反应堆技术:
美国、俄罗斯、中国、英国、法国、印度。
高温气冷反应堆技术:
中国。
5)卫星发射技术(弹道导弹技术):
俄罗斯、美国、法国、日本、中国、英国、印度、以色列、伊朗。
6)返回式卫星技术(大气层再入技术):
美国、俄罗斯、中国、英国和法国。
没有这一条的不算真的有“洲际”导弹技术(不过关的导弹会在再入大气时直接烧毁)。这里很奇怪,英国和法国从未展示过返回式卫星技术,但是仍然宣称拥有洲际导弹……
7)载人航天器发射技术:
美国、俄罗斯、中国。
8)潜射弹道导弹技术:
美国、俄罗斯、英国、法国、中国。
9)铁路机动弹道导弹技术:
俄罗斯、中国。
10)空射运载火箭/弹道导弹技术:
美国(飞马座)、俄罗斯(barge hauler)、中国(开拓者)。
11)巡航导弹:
美国,俄国,中国。
12)卫星导航技术:
美国(gps)、俄罗斯(glonass)、中国(北斗)、欧盟(伽利略)。
13)航空母舰(拥有数量/制造能力):
美国(11艘/有制造能力)、印度(3/无)、英国(2/有)、法国(2/有)、巴西(2/无)、俄罗斯(1/有)、中国(1/有)。
14)核潜艇制造技术:
美国、俄罗斯、英国、法国、中国、印度。
15)两栖战舰研制:
美国(圣安东尼奥级)、英国(海洋级不列颠级)、法国(西北风级)、荷兰(鹿特丹级)、日本(大隅级)、韩国(lpx)、中国(071和081)。
16)常规潜艇自主能力:
德国(209/214)法国(鼬鱼/阿格斯塔91b)俄国(k基洛),日本(苍龙)中国(039/041)瑞典,荷兰。
17)神盾舰;
美国。中国。(日本,英法,韩国是买美国的)
18)反舰导弹技术:
美国、法国、挪威、中国、日本、俄罗斯、瑞典、意大利、印度(与俄合作)。
19)超音速反舰导弹技术:
俄罗斯、中国、印度(与俄合作)。
20)舰载垂直发射系统研制:
美国(mk41)、俄罗斯(3k95)、以色列(巴拉克-1)、英国(海狼)、法国(海响尾蛇vt-1)、南非(umkhonto)、中国(170/171舰载)。
21)鱼雷研制能力:
俄罗斯、美国、英国、法国、德国、中国、意大利、韩国、瑞典、日本。
22)尾流自导鱼雷:
俄罗斯(65型),美国(mk45f)、中国(鱼-6/7/820)),意大利(a184mod3)、法国(f17mod2)、瑞典(tp61)
23)超空泡技术(鱼雷):
俄罗斯(暴风雪)、伊朗(鲸鱼)、中国(空泡1型)、美国。
24)高速风洞:
美国、中国、俄罗斯。
25)喷气式飞机研制能力:
美国(波音)、俄罗斯(苏霍伊)、欧盟(空客)、法国(达索)、英国(bae系统公司)、中国(成飞)、加拿大(庞巴迪公司)、巴西(巴西航空工业公司)、日本(三菱)、韩国(大宇)。
26)干线客机研制能力(100座以上):
美国(波音)、欧盟(空客)、俄罗斯(图)、巴西(庞巴迪c)。中国(rj21和c919)。
27)第3代(俄4代)战斗机研制能力:
美国(f15/16/18)、俄罗斯(su-27系列)、法国(幻影2000)、日本(f2)、中国(j10/ab)、英德意联合(阵风)。
28)四代;
美f22/f35。俄(t50)。中国(歼20)。
29)机器人研制能力:
美国,日本,英国,法国,中国。
30)航空发动机技术(涡扇/涡喷):
美国(普惠)、英国(罗尔斯·罗伊斯)、俄罗斯()、法国(斯奈克玛)、中国(航空工业第一集团)。英国的罗·罗还有个不同的中文译名叫劳斯莱斯。
31)飞机用大功率发电机及供电系统:
美国、俄罗斯、中国。
32)相控阵雷达技术:
美国、以色列(elta)、英法德合作(gtdar公司)、荷兰(tno物理和电子实验室)、瑞典(nora)、俄罗斯(tikhomirov niip设计局)、中国(洛电所)、印度(雷达开发实验室)。
33)预警机研制:
美国(e-3a“哨兵”)、以色列(费尔康)、俄罗斯(a-50中坚)、英国(mk3猎迷)、中国(空警2000/空警200)、瑞典/荷兰(萨伯2000)
34)空中加油机研制能力:
美国(kc-767)、英国(l-1011)、俄罗斯(il-78)、中国(hy-6)、法国(kc-135fr)。
35)伞兵重装空投技术:
美国、俄罗斯、乌克兰、中国。
36)伞兵人车一体式空投:
俄罗斯、中国。
37)坦克整车研制:
德国、美国、中国、俄罗斯、英国、法国、意大利。
38)坦克炮研制:
德国(莱茵金属)、英国(皇家兵工厂)、美国(通用动力)、法国、瑞士(瑞士军械公司)、俄罗斯、中国(北方工业)、以色列(军事工业公司)、印度、乌克兰
美国m1a1、日本90、韩国k1a1使用莱茵公司许可生产的120滑膛炮。莱茵莱茵,新时代的克鲁伯。
39)复合装甲技术:
英国(酋长)、美国(m1)、法国 (leclerc)、日本(90式) 、中国(99式)、韩国(k1)、俄罗斯(t-90)、以色列(梅卡瓦)。
40)坦克激光压制装置:
中国(99式)。
41)超级计算机技术:
美国(jaguar/cray inc.)、德国(jugene/ibm)、日本(地球模拟器/京)、中国(天河一号/国防科技大学)
42)计算机cpu设计制造:
美国(intel、amd)、中国(龙芯)、中国(威盛)。
有些国家有制造能力但不能研制,如爱尔兰以及以色列等为intel制造,日本则是被美国阉割了。
43)高能激光技术:
俄国、中国、美国。
44)超高分子量聚乙烯纤维(pe):
荷兰、美国、日本、中国。
这个是最新的制造防弹衣材料,就是凯幅拉的升级版。
45)防空反导技术:
美国,俄国,中国英文简写ps是什么意思
adobe photoshop,简称“ps”,是adobe systems开发并发布的一款图像处理软件。
photoshop主要处理像素组成的数字图像。凭借其众多的编辑和绘图工具,它可以有效地编辑图片。ps有很多功能,包括图片、图形、文字、视频、发布等等。
2003年,adobe photoshop 8更名为adobe photoshop cs。
2013年7月,adobe推出了新版photoshop cc。此后,photoshop cs6作为adobe cs系列的最后一个版本,被新的cc系列所取代。
形式
从功能上看,软件可分为图像编辑、图像合成、色彩校正和功能性色彩效果制作等。图像编辑是图像处理的基础,可以进行放大、缩小、旋转、倾斜、镜像、透视等各种变换。您还可以复制、去除斑点、修复和修改损坏的图像。
图像合成就是通过图层操作和工具应用,将几个图像合成为一个意义明确的完整图像,这是艺术设计的必由之路。软件提供的绘图工具,让外来的形象和创意很好的融合在一起。
https://iknow-pic . cdn . bce bos . com/377 adab 44 aed 2e 739 a4 a5 ebc 9501 a 18 b 86d 6 fafb?x-bce-process = image % 2f resize % 2cm _ lfit % 2cw _ 600% 2ch _ 800% 2c limit _ 1% 2f quality % 2cq _ 85% 2f format % 2cf _ auto一站式出国留学攻略 http://www.offercoming.com聚氯乙烯的生产现状及发展前景
聚氯乙烯的市场分析与发展前景1 世界聚氯乙烯的供需现状及发展前景 1.1 生产现状 近年来,世界pvc树脂的生产能力稳步增长。2005年全世界pvc树脂的总生产能力为3611.5万t,2007年增加到约4 341.5万t,同比增长约5.4%。其中非洲地区的生产能力为42.7万t/a,约占世界pvc树脂总生产能力的1.00%;中东欧地区的生产能力为215.1万t/a,约占总生产能力的4.95%;北美地区的生产能力为844.7万t/a,约占总生产能力的19.46%;中东地区的总生产能力为100.3万t/a,约占总生产能力的2.31%;太洋洲地区的生产能力为15.0万t/a,约占总生产能力的0.34%;中南美地区的生产能力为166.1万t/a,约占总生产能力的3.82%;西欧地区的生产能力的663.4万t/a,约占总生产能力的15.28%;亚洲地区的生产能力为2294.2t/a,约占总生产能力的52.84%。其中信越(shi-etsu)化学公司是世界上最大的pvc树脂生产厂商,生产能力为307.6万t/a,约占世界pvc树脂总生产能力的7.08%;其次是我国省的台塑集团公司,生产能力为288.3万t/a,约占世界总生产能力的6.64%。再次是georsia gulf集团公司,生产能力为144.7万t/a,约占世界总生产能力的3.33%。 近年来,世界pvc树脂的发展具有以下几个特点:(1)生产厂家越来越集中在少数几个大的公司手中,其中世界前10大生产厂商的生产能力合计达到1 504.3万t/a,约占世界总生产能力的34.65%;(2)生产装置分布世界各地,但大型装置主要集中在亚洲、北美和西欧3个地区,其中亚洲地区是拉动世界pvc树脂产能增长最主要的因素;(3)跨国经营成为世界pvc树脂生产的一大亮点。世界主要的pvc树脂生产企业,除了在本国建有大型装置外,均在国外建有独资或合资企业。预计今后几年,世界pvc树脂的生产能力将以年均约5.3%的速度增长,到2011年生产能力将达到约5 341.0万t/a,其中产能增长主要来自亚洲地区,年均增长率将达到约7.7%。 1.2 消费现状及发展前景 近年来,世界pvc树脂的消费量不断增加。2001年世界pvc树脂的总消费量为2 669.5万t,目前消费量达到约3 352.2万t,其中亚洲、北美和西欧地区是世界pvc树脂最主要的消费地区,消费量合计约占世界pvc树脂总消费量的84.5%。其中亚洲地区的消费量约占总消费量的45.1%,北美地区约占21.0%,西欧地区约占18.4%。 西欧和亚洲地区是世界上最主要的贸易地区,其中西欧地区的进口量最大,约占世界总进口量的38.60%;其次是亚洲地区,进口量约占总进口量的24.62%;亚洲地区的出口量最大,约占世界总出口量的35.97%;其次是西欧地区,出口量约占总出口量的34.22%。 亚洲、北美和中东欧地区是世界pvc树脂的净出口地区,其中亚洲地区的净出口量最大,除上述几个地区外,其他地区均为pvc树脂的净进口地区,其中中东和西欧地区位居前列。预计到2011年,亚洲和北美地区仍将是世界pvc树脂最主要净出口地区,而西欧地区仍将是净进口地区,另外中本地区发展将十分迅速,生产能力和产量将大幅度增加,也将成为未来世界重要的pvc树脂出口地区。 pvc树脂制品可分为硬制品和软制品,硬制品主要有管材、管件、异型材、硬片等,软制品主要有铺地材料、电线电缆绝缘材料、人造革以及膜等。目前,世界pvc树脂的消费以硬制品为主,约占总消费量的65.14%,软制品占34.86%。其中用于管材管件的pvc树脂数量占总消费量的29.7%,是pvc树脂最大的消费市场,在许多国家和地区,pvc树脂在小口径上下水管、排污管及电缆护套方面的应用与其他材料相比占绝对优势。全球pvc树脂在异型材市场的消费量占其总消费量的11.0%,由于具有很好的绝缘性、耐久性、刚性、尺寸稳定性以及低维护成本等优点,pvc树脂在门窗、侧板等市场上的发展也非常迅速。 预计今后几年,世界pvc树脂的消费量将以年均约3.8%的速度增长,到2011年总消费量将达到约4046.3万t,其中亚洲地区的消费量增长最快,消费量的年均增长率将达到约6.7%。另外中东地区发展十分迅速,也将成为未来世界重要的pvc树脂生产和消费地区,其消费量的年均增长率将达到约5.4%,消费结构不会发生太大的变化。 2 我国pvc树脂的供需现状及发展前景 2.1 生产现状 我国pvc的工业生产已经有近50年的历史,近10年来,随着我国国民经济的持续高速发展以及建筑业与pvc加工工业对pvc消费的强劲拉动,国内pvc工业发展十分迅速。尤其是近两三年,受pvc反倾销裁定、国内市场供不足需以及原油价格上涨等因素的影响,国内pvc价格高涨,掀起了pvc建设高潮,生产能力和产量发生了重大变化,已经成为世界上最主要的pvc树脂生产国家之一。目前,我国pvc的生产企业有100多家,2003年生产能力只有519.7万t,2007年随着中盐内蒙古吉兰泰盐化集团公司首期20.0万.比生产装置、东曹(广州)化工有限公司22,0万t/a、新疆天业集团有限公司20.0万t/a、四川宜宾天原集团有限公司18.0万t/a以及江西蓝恒达化工有限公司15.0万t/a等多套pvc装置建成投产,我国pvc的总生产能力达到约1 534.0万t,同比增长约19.5%。生产装置主要集中在华北、西南、华中、西北和华东地区,其中华北地区的生产能力约占全国总生产能力的32.4%,华东地区的生产能力约占27.5%,西北地区的生产能力约占15.0%。天津大沽化工股份有限公司是目前我国最大的pvc生产厂家,生产能力为68.0万t/a,约占国内pvc树脂总生产能力的4.43%;其次是中国石化齐鲁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生产能力为60.0万t/a,约占国内总生产能力的3.91%;再次是上海氯碱化工股份有限公司,生产能力为45.0万t/a,约占国内总生产能力的2.93%。 随着生产能力的不断增加,我国pvc树脂的产量也不断增加。2004年我国pvc树脂的产量为508.8万t,2006年增加到823.8万t,2007年进一步增加到971.68万t,同比增长约17.9%。 从生产规模上看,近年来我国pvc企业的平均生产规模不断提高,2004年平均生产规模约为8.0万ua,2007年增加到约16.0万t/a,一些扩建、新建装置的生产规模达到20.0~40.0万t/a,企业最大规模达到68.0万t/a。 从技术上看,各企业为了提高单釜装置生产能力,除了普遍采用70m3聚合釜及成套技术外,还开始采用100m3以上的大型聚合釜和成套技术。同时,在工艺技术方案上采用先进的配方技术,密闭进料技术,防粘釜技术,新型汽提技术,新型干燥技术和dcs控制技术等,提高了生产装置的自控水平和生产效率,提高了产品质量,大幅度降低了原辅材料的消耗和能源消耗。 氯乙烯单体的生产主要有电石路线和乙烯路线两种,其中国外生产主要以乙烯路线为主,电石法pvc由于在生产过程中对环境污染严重,在国际上尤其是在发达国家已经全部淘汰。在我国,由于乙烯+法pvc受原料乙烯、氯乙烯、二氯乙烷供应紧张,氧+氯化工艺装置投资高等因素的影响,发展受到很大的制约。而相lb而言,电石法pvc因其所投入资金少、国产化程度高、工艺流程简单、利润空间相对较大等优势,成为当前pec'行业投资发展的热点。在2007年的生产能力中,电石法生产能力约占、78.2%,乙烯法生产能力约占21.8%。采用电石原料路线生产的产量约占总产量的72.0%,采用乙烯法原料路线的产量约占总产量的13.0%;采用进口vcm和edc原料路线的产量约占总产量的15.0%。从pvc生产工艺分布看,我国pvc生产路线有明显的地域倾向,石化系统及相关企业与合资企业的pvc生产全部采用乙烯法,而中西部地区则多采用电石法。另外,今后几年,我国pvc装置的新建或扩建项目,大多数仍将采用电石法原料,因此,未来几年电石法原料路线仍将是我国pvc生产发展的主要来源。 与其他合成树脂生产企业主要分布在沿海布局的状况大不相同,近年来我国pvc树脂产业重心则逐步向煤炭和原盐资源丰富的中西部地区转移。华东地区pvc产能占全国的比例逐渐下降,而华北地区(主要是内蒙古、山西)则不断增加。 国际原油价格的持续走高为电石法pvc的发展带来了机遇,加上我国中西部地区具有煤炭、石灰石资源丰富、电力供应充足以及国家西部大开发的政策等优势,为发展电石法pvc提供了得天独厚的条件。 预计今后几年,我国pvc产能增加量的约70%将集中在新疆、陕西、河南、云南、四川、宁夏和内蒙古等地区。预计到2011年我国pvc树脂的总生产能力将超过2000.0万t,成为世界pvc最重要的生产国家。 2.2 进出口情况 2002年3月29日,原外经贸部发布公告,对原产于美国、日本、韩国、俄罗斯和中国地区的pvc进行反倾销调查。2003年5·月12日,商务部公布了对进口pvc反倾销调查的初裁决定。2003年9月29日,商务部对上述4个国家和1个地区的进口pvc做出最终裁定,对其产品征收反倾销税。此后,我国pvc进出口格局发生了较大的变化。. 近年来,我国pvc树脂的进口量呈现逐年下降的趋势。2001年我国pvc树脂的进口量为250.80万t,2005年下降到165.43万t,2006年进一步下降到145.17万t,同比减少12.24%;2007年的进口量为130.38万t,同比减少约10.2%,2002—2007年进口量的年均递减率约为10.8%。与此相反,近几年我国pvc树脂的出口量却逐年增加。2001年出口量只有4.10万t,2005年增加到13.54万t,2006年达到50.92万t,2007年的出口量为75.30万t,同比增长约47.9%,2002-2007年出口量的年均增长率约为108.7%。 2.3 消费现状及市场前景 近年来,随着我国基础建设等方面的快速发展,对pvc树脂的需求量也不断增加。2001年我国pvc树脂的表观消费量只有534.40万t,2005.年达到约820.05万t,2007年增加到1 026.76万t,同比增长约11.8%,2002-2007年表观消费量的年均增长率约为13.1%。 我国pvc树脂的消费主要分为两大类,一是软制品,约占总消费量的37.00/0,主要包括电线电缆、各种用途的膜(根据厚度不同可分为压延膜、防水卷材、可折叠门等)、铺地材料、织物涂层、人造革、各类软管、手套、玩具、塑料鞋以及一些专用涂料和密封件等。二是硬制品,约占总消费量的63.0%,主要包括各种型材、管材、板材、硬片和瓶等。 预计今后几年我国pvc树脂的需求量将以年均约7.1%的速度增长,到2011年总消费量将达到约1350.0万t,其中硬制品的年均增长速度将达到约7.0%,而在硬制品中异型材和管材的发展速度增长最快,年均增长率将达到约10.0%。未来我国pvc树脂消费将继续以硬制品为主的方向发展。 3 影响我国pvc工业发展的因素 虽然近几年我国pvc的发展十分迅速,但是,原料来源、国家政策、国际油价以及环保等因素将对我国pvc未来的发展产生重大的影响。 3.1 原料供应的影响 (1)乙烯供应不足 目前,我国乙烯法生产厂家主要有中石化齐鲁石油化工、天津大沽化工股份有限公司、上海氯碱化工股份有限公司以及北京化二股份有限公司等,其中上海氯碱化工股份有限公司和天津大沽化工股份有限公司虽然有部分乙烯由中石化部分厂家提供,但还不能满足实际生产的需求。近几年,我国乙烯工业虽然发展很快,但由于国内石油资源短缺,导致乙烯供应不足,仍没有过剩的乙烯供pvc生产,未来几年乙烯法生产装置生产所需乙烯仍将依赖进口。 (2)vcm单体和edc受制于人 我国氯乙烯单体和二氯乙烷的产能远远不能满足实际生产的需求,所需主要依靠进口。近两年,随着国际原油价格的持续高涨,造成vcm单体和edc生产成本压力增大,部分生产厂家被迫减产,vcm和edc价格一直维持高位,严重影响了国内大部分依靠进口vcm和edc的乙烯法pvc厂家的生产。 (3)氯碱矛盾加剧 烧碱的市场容量制约了氯气的供应,同时也制约了pvc的发展。近两年,由于pvc需求增长较快,对氯的需求量持续增加,带动了烧碱产量的增加,使得烧碱供大于求的矛盾进一步突出,同时也导致了氯碱失衡现象的加剧。 (4)电石成本增加 受国家环保整治以及电力价格上涨、能源紧张、生产区域失衡、交通运输能力不足等因素影响,我国电石成本大幅度增加,在很大程度上加重了电石法pvc的成本压力,进而影响到其市场竞争力。以上就是小编对于《edc(二氯乙烷)的全球主要生产厂家有哪些》问题和相关问题的解答了,希望对你有用。


德公共部门罢工汉莎800多架次航班受到影响
欧州专线的使用安全吗?主要优势是什么?
比较靠谱的国际快递有哪些?
供应链创新科技公司Trendsi完成2500万美元A轮融资
海关总署发布今年前三季度进出口情况
平衡车扭扭车海运到美国
逆势而行:马士基打造全球首艘20000TEU集装箱船
中老签署老挝百香果输华议定书